中国AI专利申请超美国,质量未进前十

日期:2020-05-03 来源:日经中文网

       人工智能(AI)对于普通民众来说,其实并不是什么特殊的存在。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和网购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领域。当前的研究方向是提高精度,把AI的应用扩展到新的领域。全世界的企业和研究机构都在投入资金和人力,希望在自动驾驶、医疗、物流、教育等新领域领先。

  日本经济新闻(中文版:日经中文网)和运营知识产权数据库的日本Astamuse对于AI相关专利进行了分析。截至2019年10月,全世界申请的专利数量累计达7.2万件。中美两国分别占到3成多,随后是日本,占到1成多。

    

  

  从各年度的全年数据来看,2017年中国约5500件,超过了美国的约4300件。此前,拥有IBM和“GAFA(谷歌、苹果、Facebook、亚马逊)”的美国长期领跑,终于在2017年被中国超越。

  帮助中国崛起的是被称为“BAT(百度、阿里巴巴、腾讯控股)”的IT大企业。在2015年以后的申请数量方面,百度仅次于IBM排名第2。阿里巴巴集团和腾讯控股也进入前10。中国政府把重点课题交给企业,例如百度负责自动驾驶、阿里巴巴负责智慧城市、腾讯负责医疗等,分别在各自的领域打造AI技术。

 

中国的BAT(资料图)

  “刷脸支付”2019年开始在中国普及。阿里巴巴等研发的面部识别AI具有很高准确度,可以识别人员并进行结算。面部识别技术还搭载到城市里的探头上,此外也销往其他国家。收集大量数据,支持AI技术的研发。

 在医疗领域,腾讯旗下的企业向中国农村地区提供免费体检,用收集到的数据来提升AI。 

  GAFA的专利质量占绝对优势

  一方面,在“专利质量”(把各企业所拥有专利的排他性程度进行量化打分)排行榜上,美国企业在前10中占有8席。IBM位居榜首,微软紧随其后,接着是GAFA。美国以外的企业只有2家,分别是第7位的韩国三星电子和第8位的日本索尼。中国企业没能进入前10。

  

  IBM和微软很早就在AI领域发力。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(WIPO)的统计,两家企业在作为AI基础技术的机器学习领域,相关专利的申请数量也分居前2位。基础技术相关的专利数量似乎在支撑着专利质量的高低。

  中国企业瞄准冷门领域

  看起来似乎是中国数量领先、美国质量占优,但中国企业的实力不容小视。

   

  根据WIPO的调查,在机器学习中的网购相关“推荐建议”和工厂设备的异常检测等领域,中国企业的专利数量飞速增长。中国国家电网2013~2016年的申请数量实现了每年7成的增长。该公司在电力管理领域的AI技术在世界上一枝独秀。

   

  在美国企业专利数量较少的新一代领域,中国企业的申请数量不断增加。在不久的将来,也有中国企业在质量上进入榜单的可能性。

    A+
声明: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