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谈“B端C端化”

日期:2021-01-22 来源:简书


背景:

最近流行一个词”B端C端化“,认为可以用C端的模式和思维来进行B端产品的设计,今天就这个问题聊聊自己的一些看法:

B端C端化我的理解是:使用体验和感受方面和C端一样,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;因为有些公司认为B端是给公司内部人员或商家使用的,等于是一个管理系统,不用那么精细。但在我看来不管C端还是B端,使用对象都是“人”,应该遵循大众用户对于事物的认知和和复合人体工程学的操作习惯;都需要关注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感受,流畅的使用流程、清晰的信息展示及有效的功能引导能帮助用户快速的完成产品任务,从而给用户带来好的用户体验,这一点无论C端还是B端都是相通的;B端C端化在我看来其实是要提高公司对于B端产品的重视程度,正视B端产品在设计中的重要性。

但其实B端产品比C端产品的场景要复杂的多,应该说是各有各的侧重点,思维和设计模式上不能完全同化。

下面就站在产品的角度简要分析下B端与C端的不同点:

 

使用者:

B端:一般多角色使用群体,如决策者(老板)、管理者(业务部门负责人)、执行者(使用的人)、商户等

C端:群体相对比较单一,目标用户群体即是主要使用人群,偏好和个性比较鲜明、明确。

 

业务形态:

B端:多维度、多场景,使用场景跟业务形态密切相关,场景复杂,加上不同角色使用时的业务处理节点和所关注的数据信息,侧重点会有很大的不同,需要全局考虑,不同的角色和使用场景下展示不同的侧重点信息;不同角色使用产品的流程差异大,需要不同的业务上的专业解决方案,这样才能让整个业务模块和角色紧密的串联起来。

C端:一般单一维度,业务逻辑相对固定,任务路径和展示内容比较单一。

 

价值主张:

B端:注重效率、成本、管控、数据分析等。追求服务的稳定性、业务的增长性,保证产品性能和技术上的安全性。

C端:注重用户的体验、使用简单、有乐趣。

 

产品思维:

B端:基于服务思维,工具化思维,更理性;更多的是帮助B端用户和客户及C端用户之间的联结关系。

C端:产品化思维,游戏化思维,更感性。

 

服务特点:

B端:业务多是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出现,偏向于企业内部的管控,流程的变更,效率的提升,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多是企业自身业务的一种延展,需要考虑和对方自身业务的对接,比如和钉钉、OA、财务、采购、供应商等系统进行对接,实现订单推送,项目预算预警,费用报销等跨系统需求,这些对于产品服务的提供方是个不小的挑战。

C端:一般跟后台系统进行数据的交换。

 

产品设计:

B端:更注重业务的梳理,例如实体关系模型图,抽象理解线下业务、流程、把业务实体模型转换成物理模型。

C端:相对B端没有那么复杂的业务设计

 

总结:

不管是B端还是C端,目的都是为了解决业务场景中遇到的问题,使用对象都是人,都应该站在“人性”的角度考虑问题,有人说B端一般公司都不注重设计,感觉没有C端做的东西有价值和成就感;只能说他们侧重点不同,C端更注重视觉的表现,做的好与不好,能直观的一眼看出来,如果做的好,可能价值感体现的就较直接一些。

但B端更注重背后的业务逻辑梳理和交互逻辑的效率性,场景复杂,多个角色之间的交互和信息的呈现方式等,很考验人的思维逻辑能力;想要把B端做好不容易,也很有挑战性,因为B端的产品与自身的业务模型密切相关,有自身特色的核心逻辑,加上B端的东西大多涉及商业机密,市场上没有可直接参考的产品,需要根据自身业务做定制化产品设计;且需要深入了解业务场景和产品逻辑,才有可能设计出更易用的产品;而绝大部分C端的产品市场上都是有可参考的主流产品的,可进行借鉴和参考,但品牌风格需要有自己的视觉语言,需要不断打磨细节和优化体验来吸引和留住用户。

所以说“B端C端化”也只是在某些方面(开头已谈到)通用,但核心侧重点不同,不能以偏概全、一概而论。

    A+
声明: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